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低剂量铬暴露工人铬鼻病调查分析

来源:电镀与精饰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0-11-04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职业性铬鼻病是近几年来我国新发现的一种职业病[1]。主要发生于从事冶炼、油漆、颜料、开采、镀铬、染料、橡胶、陶瓷、照相和印刷业的劳动者[2-3]。他们劳动作业的时候可能

职业性铬鼻病是近几年来我国新发现的一种职业病[1]。主要发生于从事冶炼、油漆、颜料、开采、镀铬、染料、橡胶、陶瓷、照相和印刷业的劳动者[2-3]。他们劳动作业的时候可能接触到铬的化合物,而铬酐、铬酸、铬酸盐及重铬酸盐等六价铬化合物会引起鼻部损害。镀铬作业过程的职业危害非常明显,其中接触铬酸雾所引起的铬鼻病尤其应引起重视。为了解电镀作业工人铬鼻病发病情况及其作业场所空气铬暴露水平,本课题对本市某工厂镀铬车间进行了卫生学调查,并对该厂铬作业工人和其他岗位工人总计174人进行职业健康体检,结果报告如下。

1 对象与方法

1.1 对象

选取该厂电镀车间从事铬作业的90名同车间操作工为暴露组,其中男性81名,女性9名;年龄为42.8岁(18~61)岁,铬环境中从事劳动作业的工龄11(1~21)年。对照组则为该厂不接触铬的其他工种的工程师、车间管理员、技术员、作业员等84名,其中男性63名,女性21名;平均年龄为43岁,工龄为14(1~25)年。参与调查的工人工作环境有防护设施,工作人员都有个人防护设备。本次调查对象不接触其他刺激性化学品。

1.2 方法

1.2.1 职业健康检查 检查机构为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机构,对作业工人的既往史、职业史、自觉症状等询问详细并记录。检查项目为皮肤科、内科、耳鼻咽喉科等项目。

1.2.2 诊断原则及标准 根据GBZ 12—2014《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》,我国车间三氧化铬(CrO3)最高容许浓度(质量浓度,后简称“浓度”)为0.05 mg/m3。当车间中铬化合物超过最高容许浓度,根据密切接触六价铬化合物的职业史和有关的临床表现,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鼻部损害,凡有以下鼻部体征之一者,即可诊断为铬鼻病。①鼻中隔黏膜糜烂,少数情况下为鼻甲黏膜糜烂;②鼻中隔黏膜溃疡;③鼻中隔软骨部穿孔[4]。

1.2.3 监测有害因素 2011—2012年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该厂不同镀铬车间空气中铬酸盐、重铬酸盐、三氧化铬(按Cr计)浓度。

1.2.4 参考标准 GBZ/T 160.7—2004《工作场所空气中铬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》;GBZ 2.1—2007《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》;GBZ 12—2014《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》。

1.2.5 统计学分析 数据输入EpiData软件,应用SPSS 13.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。用χ2检验对暴露组和对照组铬鼻病患病率等进行分析比较,检验水准α=0.05。

2 结果

2.1 镀铬车间一般状况

镀铬是利用铬的特性提高零件的硬度、耐磨、耐温和耐蚀等性能的工艺过程。工艺流程是:镀前处理-电镀-镀后处理三个工序。使用的主要原辅材料是1 mL/L HCL、10 mL/L H2SO4及铬酐。生产设备密闭效果好,通风状况良好,个人防护设备齐全,符合国家要求。

2.2 镀铬车间空气中铬浓度的测定

2012—2013年间选取该厂5个镀铬车间的15个测定点的空气样品进行测定,铬浓度均低于我国车间空气中铬酸盐(按Cr计)最高容许浓度(0.05 mg/m3)的标准。合格点数为15个,合格率为100%(见表1)。

表1 2012—2014年年该电镀厂不同镀铬车间空气铬浓度的测定结果[注]*:国家职业卫生标准(GBZ 2.1—2007):三氧化铬、铬酸盐、重铬酸盐(按Cr计)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-TWA<0.05 mg/m3,最大超限倍数为3。测定结果(按Cr计)检测地点 检测项目 接触时间(h) (mg/m3) PC-TWA* 超限倍数*A8北车间镀铬处三氧化铬 < 0.013铬酸盐 8 < 0.013 < 0.05 0.26重铬酸盐 < 0.013 B7车间镀铬处三氧化铬 < 0.013铬酸盐 8 < 0.013 < 0.05 0.26重铬酸盐 < 0.013 B2车间镀铬处三氧化铬 < 0.013铬酸盐 8 < 0.013 < 0.05 0.26重铬酸盐 < 0.013 B4车间镀铬处三氧化铬 < 0.013铬酸盐 8 < 0.013 < 0.05 0.26重铬酸盐 < 0.013 B9车间镀铬处三氧化铬铬酸盐 < 0.013重铬酸盐 8 < 0.013 0.05 0.36三氧化铬铬酸盐 0.018

2.3 铬作业工人健康检查情况

参加体检的90名铬作业工人中,35个患有鼻部损伤(鼻部损伤以严重的体征计算,如同时有鼻息肉、鼻中隔偏曲,以鼻息肉计算),损伤率为38.89%。各项体征中,鼻中隔黏膜糜烂、鼻黏膜出血、鼻中隔黏膜溃疡的发生率,暴露组高于对照组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 < 0.05或P < 0.01)(表2)。

表2 铬暴露组与对照组的鼻部损伤情况χ2 P损伤体征例数损伤率(%)鼻中隔偏曲 6 6.7 1 1.2 3.15 0.076鼻息肉 2 2.2 1 1.2 0.23 0.631鼻中隔黏膜糜烂 8 8.9 0 0.0 7.83 0.005鼻中隔穿孔 2 2.2 0 0.0 1.89 0.170鼻黏膜充血 10 11.1 2 2.4 5.16 0.023鼻中隔黏膜溃疡 7 7.8 0 0.0 6.81 0.009损伤率(%)损伤例数

文章来源:《电镀与精饰》 网址: http://www.ddyjszz.cn/qikandaodu/2020/1104/401.html



上一篇:Effect of electro-scalp acupuncture on acut
下一篇:2010—2012年江苏某市铬接触作业环境铬浓度与

电镀与精饰投稿 | 电镀与精饰编辑部| 电镀与精饰版面费 | 电镀与精饰论文发表 | 电镀与精饰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电镀与精饰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